郑州大学管理学院2024年度引才
发布日期:2024-09-11
人才引进工作地区:郑州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01|招聘学科 0711 系统科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0701 数学 0802 机械工程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0835 软件工程 1405 智能科学与技术 02|招聘岗位 1)学科特聘教授 学科特聘教授分为学科首席教授、学科方向带头人、学科骨干3个类型。 岗位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身体健康,具备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3.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教授、副教授及学术水平相当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均可申报。 4.业绩突出的博士后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学科特聘教授岗位。 支持条件 1.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平台建设费。 2.协助组建卓越的科研团队、搭建与国际接轨的事业发展平台。 3.提供安家费,享受学校公寓房政策。 4.符合条件的特聘教授可安置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 5.依托学校申报并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的,可享受国家资助、河南省资助(1:1匹配国家支持经费额度)、学校经费叠加支持。 2)青年教师 岗位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 3.优良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4.择业期内的博士毕业生及博士后。 5.身体健康,具备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6.代表性业绩成果。 支持条件 1.国家事业编制。 2.基础年薪12-25万元(税前),效益年薪学院考核发放。 3.安家费12-30万元(税前)。 4.科研项目费: 自然科学类12-30万元,人文社科类6-15万元。 3)博士后 岗位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年龄原则上在32周岁以下。 3.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4.择业期内的博士毕业生。 5.身体健康,能够满足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 6.满足合作导师和科研团队提出的具体业务条件和要求。 支持条件 1.执行工资+科研绩效+国家河南省拨款叠加发放。 2.执行专业技术九级工资。 3.科研绩效分为Ⅰ、Ⅱ、Ⅲ三个档次,Ⅰ档为税前20万元/年,Ⅱ档为税前10万元/年,Ⅲ档为税前6万元/年。 4.国家博新A类28万、B类18万、C类12万三档发放,中原青年博新创新人才20万/年。 5.博士后专项科研项目经费:自然科学类4万元、人文社科类2万元。 6.合作导师和二级用人单位还可根据求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量补发绩效奖励,与学校待遇叠加。 7.提供博士后公寓,发放租房补贴。 03|应聘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371-67783135 邮箱:rczpglxy@zzu.edu.cn 请登录郑州大学人才招聘系统进行网上注册申请,上传简历以及教育/工作经历、学术成果等相关证明材料。 网址:http://www5.zzu.edu.cn/rsc/ 04|学校简介 郑州大学植根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沉稳厚重,多学科交叉发展、多元文化交融共生,传承和发扬 “求是 担当” 的校训、“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风,积极服务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为中部地区崛起贡献力量。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 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3万余人、研究生2.7万余人,以及来自全球83个国家的留学生2100余人。 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各学科门类均衡发展;有3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有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5个ESI全球前1‰学科,18个ESI全球前1%学科;ESI全球排名216位、国内高校排名23位;QS世界大学排名511位,国内高校排名36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213位、国内高校排名27位。 现有两院院士、学部委员24人;国家各类人才计划(项目)入选者达到133人次,教授905人,形成了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优秀青年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面向未来,郑州大学全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着力构建重大平台和一流人才支撑的大学创新体系,建设一流学科,打造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培养一流人才。热忱欢迎全球英才加盟郑大,共建一流! 05|学院简介 郑州大学管理学院起源于1981年河南省委组织部依托原郑州工学院设置的干部培训部,是河南省最早开办管理工程教育的院系。1985年成立郑州工学院管理工程系,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工商学院,2000年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为新郑州大学,成立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2013年更名为管理工程学院。1994年,原郑州大学设立旅游管理专业,2001年成立旅游管理学院。2022年1月,原管理工程学院和原旅游管理学院合并组建管理学院。 坚持学科引领,形成了管、工、理、经、医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良性格局。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服务管理二级专业博士点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5个科学学位硕士点,工程管理(MEM)、旅游管理(MTA)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第七、八、九三次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与管理两个学科纳入新一轮(第十轮)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2023年)。“数智健康管理工程”纳入郑州大学高峰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工程项目管理”纳入郑州大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学科建设创新中心)。工程管理硕士(MEM)获得首批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PMP)。 坚持立德树人光荣使命,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领先品牌。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110人(含国际留学生)、硕士研究生900余人、本科生1452人,在全省首开面向全校的双学位教育28年,累计培养工商管理双学位/辅修学位学生近万人。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形成了学生创新创业领先品牌。学院承办全国高等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本科组)全国总决赛、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全国总决赛等国家级赛事和全国高等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本科组)河南省赛、河南省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等省级竞赛,承担郑州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郑州大学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郑州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等校级组织工作,学院获得郑州大学挑战杯赛事最高奖“挑战杯”。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铜奖、美国数学建模大赛最优奖、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全国二等奖、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一等奖、“百蝶杯”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本科第一名)、“尖烽时刻”全国酒店管理模拟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奖励200多项。获得河南省优秀毕业论文(硕士、本科)30余篇,培养的首届博士毕业生入选2023年中原青年拔尖人才(中原青年博士后创新人才)1名。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坚持“工程技术”与“管理智慧”双驱动人才培养,设有工业工程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建筑信息模型(BIM)实验室、模拟仿真实验室、电子沙盘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室等教学实验室,并与宇通、中建七局、富士康等20余家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学院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0%、95%、100%,培养的各层次人才综合素质突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坚持高质量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形成了各层级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协同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专任教师126人、教授28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20人,二级教授2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具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老师40余人。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原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海外青年人才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3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2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河南省技术标兵1人、国家旅游局青年人才3人等一批优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学院有10余名专家教授担任教育部、河南省本科、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国外期刊同行评审专家12人、国际期刊编委5人。另外,学院还聘请了近5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坚持科研平台的基础支撑作用,形成了省部级平台支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突出优势。学院现有河南省智能健康信息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互联网医药电子商务与主动健康服务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与多式联运协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创新方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7个,与相关厅局联合成立河南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研究院、河南省旅游发展研究院等智库机构,郑州大学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研究院入选河南高校高端智库联盟首批理事单位。还建设有河南省碳中和研究院(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煤矿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流域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郑州市数字经济研究中心(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郑州市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厅级科技平台,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建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移动医疗技术与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研平台与支撑体系日渐完善。现有“煤矿物流工程”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能源环境经济”、“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三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围绕学科建设主航道,学院还设置了数智医康养系统工程与管理研究所、智能制造与生产优化研究所、能源与碳排放协同管理研究所、智慧物流与交通管理研究所、黄河流域文旅文创融合创新研究所等10个院设平台。 坚持“顶天立地”科学研究思维,实现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与社会服务同步突破。“十三五”以来,学院科研成果突出,累计科研经费1亿余元。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马工程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4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科19项,立项省部级纵向及立项经费超100万元的重大横向项目200余项。发表中科院SCI/SSCI一区、CSCD、CSSCI检索的学术论文5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100余个,主编/参编国家团体标准/行业标准10余项,获得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及国家旅游局优秀成果奖等其他省部级奖项30余项。学院重视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文旅、物流、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方面,与河南省交通厅、河南省文旅厅、河南省商务厅等建立合作关系,参与政府政策制定和支持工作,30余项成果获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河南省等省级以上领导批示和企业应用。 坚持国际化思维,在与国际一流高校开展教学与科研合作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学院历来重视国际化工作,曾参与培育了原郑州工业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目前学院国际本硕博留学生超过120人。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开展海外虚拟研究院合作项目,与澳大利亚QUT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开展本科生双千计划,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韩国仁荷大学、法国国立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合作开展1+1+1硕士和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等,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管理人才。同时,学院改变单一的外送学生形式,在科研、师资、论文发表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多层次的对外合作与交流,联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建设河南省智能健康信息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绿色低碳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智能医联网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等平台,推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合作高层次发展。 围绕“国际化研究型学院”定位和“N个管院”发展战略,秉持“学科立院、学术强院、人才兴院、制度治院”发展理念,强化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和中原大地起高峰过程中的文化引领、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撑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强力推进一流管理学院建设,为建设国际化研究型学院和一流大学、为中原崛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数据截至到2024年3月)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博人才引进(微信号gaoxiaoyi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