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双一流”高校)诚邀海内外英才加盟(长期有效)
发布日期:2023-11-08
人才引进工作地区:广东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一、广州医科大学概况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一流师资力量:学校师资队伍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领衔,汇聚了两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 一流学科水平:学校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24个国家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94个省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其中呼吸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排名全国第三、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四、胸外科排名全国第五、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六、精神医学排名全国第六。 一流创新平台:学校设25个教学机构、27个研究机构、14所附属医院。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和111引智基地;与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研究机构都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一流社会服务: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形成了以“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的南山精神为核心的广医精神文化,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研医疗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互动,并在抗击非典、亚运医疗服务、埃博拉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诚聘对象及条件 “南山学者”岗位分为自然科学、临床-基础双栖、人文社科三类,包含顶尖人才、杰出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四个层次。 (一)顶尖人才:具有战略科学家思维,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取得国际社会公认的成就,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二)杰出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在其学术领域具有突出贡献,对本学科、专业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具有制定本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的能力,具有带领本学科或专业达到或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的能力。 (三)优秀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2周岁(临床-基础双栖、社会科学人才不超过50周岁)在其学术领域具有较突出贡献,对本学科、专业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具有制定本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的能力,具有带领本学科或专业达到或保持国内一流水平的能力。 (四)骨干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临床-基础双栖、社会科学人才不超过42周岁),有卓越潜力和创新能力成为独立PI或团队骨干成员,并取得突出成绩。 注:临床-基础双栖类人才是指兼具精湛的临床技能和一定基础研究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三、支持措施 (一)待遇 1.有竞争性的薪酬待遇,年薪60-120万元; 2.提供安家费及住房货币化补贴150-300万元(不含政府其他政策支持部分); 3.配备充足的科研经费,自然科学类300-800万元,临床-基础双栖类150-400万元,人文社科类40-150万元; 4.人力资源和科研基础设施保障; 5.条件特别优秀者,上述引进待遇还可做相应比例的上浮; 6.第一聘期期满考核合格,可申请广州市事业单位编制。 (二)资源配置 研究生导师资格;优质研究生资源;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办公、科研空间。 (三)其他服务保障 购房补贴、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享受相应福利待遇;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 四、引进学科需求
五、应聘方式 应聘者将本人简历、获奖证书等材料发送至发展规划处邮箱(nsxz@gzhmu.edu.cn)。 发送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应聘学科及学科方向。 联系人:李老师、张老师 邮箱:nsxz@gzhmu.edu.cn 联系电话:+86-20-83079248、+86-20-37103542 广州医科大学官方网站:https://www.gzhmu.edu.cn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博人才引进(微信号gaoxiaoyi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