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聘英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招聘
发布日期:2021-11-16
人才引进工作地区:湖北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一、学院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水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一所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院。从1949年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成立贸易系与工厂管理系开始,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科发展就开始了其筚路蓝缕的征途,迄今已有72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贸易经济作为学校的主干学科,经历了中原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发展时期,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各阶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一所有强大办学实力的学院。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整,下设工商管理、营销管理、经济贸易、农业经济管理、旅游管理、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7个系和MBA教育中心。学院横跨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两大一级学科,有8个博士点,16个硕士专业,1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数量居学校之最。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和工商管理等5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是学校乃至全国一流本科专业数量最多的商学院。《国际贸易学》、《市场营销学》等9 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2人,专任教师148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72人,讲师37人,博导36人,硕导138人。近5年,学院获省部级奖50余项,承担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年平均800余万元。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乌克兰、瑞典等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长期保持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AMBA(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ssociation of MBAs,简称AMBA)国际认证的财经院校,学院已获得BGA国际认证,目前正在推进AACSB、EQUIS等国际认证项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一所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学院。依托学校和学院学科优势,学院围绕“经法管”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学术平台、实践基地、实习项目等五个方面打造了“五位一体”的创新性融通型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高校教工党支部案例精品作品,学院将发挥党建工作的头雁效应,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一所有远大办学理想的学院。学院将秉持“立足中南,面向世界,成为经法管融通的一流商学院”愿景,实施“追潮流、接地气、创特色、担责任”发展战略,努力把握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商业实践和国际化趋势,坚持中国问题导向,以“创造商学新知,贡献商业智慧、培养商界精英”为使命,知行求真,诚信致远,打造中国和世界商科教育领域的“中南派”。 面向未来,为建成“经法管融通的一流商学院”,学院面向全球招聘,诚邀海内外有志之士加盟! 二、应聘条件、计划及待遇 (一)应聘基本条件 1.拥护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 2.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恪守师德师风规范; 3.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4.治学严谨,学风正派,专业功底扎实深厚,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一定的学术成绩。 (二)招聘计划及要求
(三)待遇 1.学院为应届博士毕业生和青年教师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30万起步)、福利待遇、安家费、周转住房、科研启动金等,可享受学院奖励性绩效,具体待遇实行年薪制“一人一策”制度。 2.学院大力引进学术、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除享受学校正常的工资津贴、福利待遇、安家费、周转住房、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外,学院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在组建创新团队、配套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三、应聘方式及需提交材料 应聘人员登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聘网站http://hr.zuel.edu.cn/zpsys注册后直接申请相关岗位,或将电子版简历和相关材料发至zerongzeng@126.com。提供如下材料(电子版上传): 1.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经历,联系方式等); 2.科研成果(论文、著作、课题)及获奖情况材料; 3.学历、学位和资格证书; 4.两封专家推荐信; 上述材料的原件可在面试时提交审核。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曾老师 联系电话:027-88387286 电子邮箱:zerongzeng@126.com(邮件主题请统一命名为:姓名+应聘系所)
欢迎海内外人才与我们联系,诚挚邀请各位来校参观、咨询和面谈。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博人才引进(微信号gaoxiaoyi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