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招聘启事

人才引进工作地区:吉林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科发展需要,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拟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教师10人,具体如下。
  一、岗位设置
  (一)长期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受岗位数量限制,一人一议。
  (二)高等教育: 2人
  1.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院校研究
  2.专业背景: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
  (三)教育学原理: 1人
  1.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德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学
  2.专业背景:教育学、哲学、社会学或经济学等相关专业毕业。
  (四)课程与教学论: 1人
  1.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2.专业背景:教育学、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毕业。
  (五)教育史: 1人
  1.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或外国教育史
  2.专业背景:教育学或历史学相关专业毕业。
  (六)比较教育学: 1人
  1.研究方向:东亚教育、欧美教育、比较教师教育
  2.专业背景:教育学或社会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熟练掌握英语、日语、韩语、德语或法语之一,优先考虑掌握两门外语者。
  (七)学前教育学: 1人
  1.研究方向:认知神经科学、儿童哲学、教育政策学
  2.专业背景: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政策、教育哲学、儿科护理、神经生物学等专业。
  (八)农村教育: 1人
  1.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学、教育人口学、教育社会学、学生发展心理学
  2.专业背景: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或人口学等相关专业毕业。
  (九)教师教育: 1人
  1.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政策、比较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管理
  2.专业背景: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
  (十)教育管理与政策:1人
  1.研究方向: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政策与法律、学校管理与行政、教育经济与财政
  2.专业背景: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毕业。
  二、应聘条件
  (一)教授岗位
  1.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高学术水平。
  2.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博士。
  3.近五年以第一署名人身份在本学科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并主持过部级以上课题。
  4.胜任招聘学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5.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6.非本校在岗教职工,下同。
  (二)副教授岗位
  1.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学术发展潜力。
  2.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博士或应届博士毕业生。
  3.近五年以第一署名人身份在在本学科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并主持过部级以上课题;应届博士需以第一署名人身份在在本学科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
  4.胜任招聘学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5.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三)讲师或师资博士后岗位
  1.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学术发展潜力。
  2.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博士或应届博士毕业生。
  3.近五年或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署名人身份在在本学科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国(境)外高校博士,在国(境)外相关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国(境)外期刊由教授委员会认定级别]。
  4.胜任招聘学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5.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三、应聘流程
  1.应聘者登录东北师范大学人才招聘网报名,实名注册并提交应聘材料: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各学习阶段成绩单复印件、个人承担或参加的课题证明复印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5月21日。
  2.学部自主组织审核小组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参加现场面试/视频面试考核,同时查验应聘者材料原件。考核合格人员报学校审议。
  四、联系方式
  赵 军(教育学部)  电话:0431-85099557  
  刘 洁(人事处)   电话:0431-85099173

来源:https://www.nenu.edu.cn/info/1056/13148.htm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博人才引进(微信号gaoxiaoyinjin)。

提示: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